近日,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组团式”帮扶五华县人民医院专家钟绿主任,带领重症医学科(ICU)团队,巧妙结合床旁气道超声技术和纤支镜引导技术,为多名脑出血、脑梗死没有办法自己呼吸的病人成功实施气道超声定位+纤支镜引导下经皮穿刺气管切开术,实现了经皮气管切开术的全程可视化,将这项危险的操作变成了安全可靠的小手术,有效避免了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此项技术将大大提高危重患者的救治成功率,减少患者后续治疗费用。
气道超声技术是近几年才出现的新技术,作为新的诊断、评估和引导穿刺的可视化工具,由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专家钟绿主任成功引进并推广使用。手术的时候,ICU的医生们会用超声先进行详细的气管检查,避开颈前部的血管、甲状腺等重要的组织器官,选择进针穿刺点,然后再联合纤支镜进行手术。在纤支镜监视下,我们可以清楚看到穿刺的针尖从气管正上方进入气管内,看到穿刺针、导丝、扩张器在气管内的动作和走向,术后还可以用纤支镜观察气道内情况,清理气道分泌物。因此气道超声定位+纤支镜引导将经皮气管切开术成为了术前、术中、术后均全程可视化的手术,使这项风险很高的操作充满了安全感,具有定位更准确、避免损伤气道后壁、减少气管食管瘘的风险、手术损伤非常小几乎没有任何出血、伤口无感染、切口小且美观、气管狭窄的并发症少、病人康复后拔除套管皮肤瘢痕小等一系列优点。
图1.气道超声检查定点穿刺部位 避免损伤重要组织器官
图2. 纤支镜引导全程可视化操作
图3. 术后伤口无出血
五华县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ICU)配备有先进齐全的各种抢救设备,武汉疫情期间曾有多名医护人员响应党的号召赴鄂支援,具有高尚的舍生忘我的精神。我科医生创新性使用床旁气道超声技术和纤支镜引导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实现了经皮气管切开术的全程可视化操作,充分保证了病人的安全性和抢救成功率,标志着重症医学科的治疗水平达到了区域领先水平。
钟绿:主治医师,医学博士,从事临床医疗工作20年。具有扎实的医学专业基础知识和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主要致力于脓毒症诊治研究,擅长ECMO日常管理。参与多个课题的研究,已在国内外发表SCI和中文核心期刊论文9篇。广东省医学会消化病学委员、广东省肝脏病学会脂肪性肝病专业委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内镜专业委员、广东省生物工程重症医学分会委员、广东省医学教育协会重症医学专委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广州分会重症医学科分会委员。擅长消化系统、呼吸系统、营养与代谢系统重症疾病的监测与诊治,对急性肝功能衰竭、上消化道出血、重症急性胰腺炎、脓毒症、感染性休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急性心功能衰竭、急性肾功能衰竭具有独到的诊治经验。熟练掌握呼吸功能评估、机械通气、血流动力学监测及循环、呼吸等器官功能支持以及ECMO技术等技术。2023年6月挂职帮扶五华县人民医院IC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