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质灾害不仅在下雨时容易发生,还具有滞后性。 雨停后,山坡上部饱和土体形成的地下水顺着山坡向下渗透汇集,山坡下部岩土体处于超饱和状态,在重力作用下极易失稳发生滑坡、崩塌。 此外,在重力的作用下或雨后边坡处于极限稳定状态时,遇加压、震动、挖掘等人为不合理扰动,山体易失稳发生滑坡、崩塌。 高发时段与区域 时间:降雨结束后3天内风险最高,尤其是首次晴天或再次降雨时。 地点:山区、河谷、高陡边坡、临崖临水路段、人工切坡建房区域等。 ↓↓↓
对于山区居民来说,根据当地政府的地质灾害预警,在危险发生前及时转移,是确保安全的前提。另外,从细节处科学防范灾害,也能减轻灾害带来的伤害。
我省在汛期开展的“挪床行动”,能有效地避免人员伤亡。 “挪床行动”又称为“住前不住后,住上不住下、住高不住低”避险法,通常是指在地质灾害易发生地区生活的群众,下雨时要从楼下搬到楼上住,从靠近山体的后屋搬到离山体较远的前屋住,对家中床铺位置进行调整。这样即使有小的崩塌,滑下来后也不会被伤到。
↓↓↓ 1. 在沟谷内逗留或活动时,一旦遭遇大雨、暴雨,要迅速转移到安全的高地,不要在低洼的谷底或陡峻的山坡下躲避、停留。 2. 泥石流、山体滑坡袭来,不要顺着河沟方向往上游或下游跑,应向与洪流方向垂直的两边山坡上爬。 3. 若陷进沙流,别呼救,泥沙会堵住嘴。抱紧大的物体别撒手,再向岸边移动。 4. 当无法继续逃离时,应迅速抱住身边的树木等固定物体。 此外,灾害发生后,如已撤出危险区,千万不要随意返回家中收拾物品或查看情况,避免二次遇险。
地质灾害隐蔽性强
即使天气转晴
隐患仍可能持续数日
雨后恢复生产生活时,尤其要注意安全
提高警惕避免侥幸心理
同时,
请关注临近预警预报信息
避免前往地质灾害易发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