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五华正式启动覆盖全县16个乡镇的森林防灭火“全域赋能行动”,行动以“老经验+新科技”为核心,通过双轨教学让“以水灭火”、“常规战法”、“智能装备操作”三项核心技能扎根基层,为全域筑牢生态安全防线。

针对五华“山多坡陡”的地理特点,培训队将“以水灭火”战法拆解为“组装—铺管—调压—扑打”四步流程,手把手指导参训人员根据坡度调整水泵角度,用“梯次推进、对准火源根部”的标准动作扑灭模拟火线。同时,还带领队员复习传统扑火“老把式”:演示扑火把“上打下扫”的发力技巧,讲解如何用树枝、杂草快速开辟隔离带,让新老战法形成互补,提升实战适配性。


在郭田镇开阔地带,培训队员操控无人机起飞,实时传输空中画面:“大家看屏幕里的红点,这是模拟火源,无人机能快速摸清火场范围,为地面灭火精准指引方向。”现场还让每位队员上手练习起飞、悬停和画面回传操作,切实解决“不会用、不敢用”的问题。370对讲机培训则直奔实战场景,模拟“村队发现火情—上报镇指挥部—调度扑火力量”全流程,指导队员掌握频道切换、指令呼叫技巧,明确“镇—村—扑火队”三级通讯暗号,确保“山里信号弱也能传得准、听得清”。
“以前光知道扛着扑火把冲,现在懂了用水泵灭火更高效,无人机还能帮忙找火点,心里更有底了!”长布镇参训队员张叔拿着记满笔记的本子感慨道,培训里的技巧都是“接地气的真本事”,回去就能教给村里的护林员。
理论课堂上,授课人员摒弃“照本宣科”,结合五华本地案例讲解知识:通过近年小火情处置案例,分析“早发现10分钟,灭火少花1小时”的关键逻辑;以水泵维护手册为教材,手把手教大家更换滤芯、排查故障,避免“装备关键时刻掉链子”;还专门预留提问时间,针对性解答队员们“雨天怎么扑火”“油茶林灭火要注意啥”等实际问题,让理论知识真正服务于实战需求。



“5个镇只是开头,剩下11个镇会结合各自林区特点调整教学重点。”五华县应急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接下来前往山区镇时,会侧重强化水泵操作与无人机侦察训练;针对靠近村落的乡镇,则会重点完善“林屋相依”的灭火预案。真正实现16个镇防灭火能力“齐步提升”,守护好五华的每一片绿水青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