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病轻病不出村!实施这个试点工作后,五华双华镇村民实现了家门口就医
时间:2020-11-19 来源:本网 浏览次数:-
字号:

  以前在村里看病,医保不能报销,我要坐摩托车到镇上看病,路远还花不少车费,现在村里看病也能报销了,真的太方便了!”在五华县双华镇福全村卫生站,前来就医的胡世春激动地向记者分享自己的切身感受。

  今年9月1日,作为梅州市唯一试点,五华县双华镇正式实施了城乡医保普通门诊“镇村一体化”试点工作,将城乡居民医保参保人在村级卫生站就诊的普通门诊费用纳入该镇卫生院普通门诊统筹总额内,按规定给予医保报销,方便群众就近享受医保报销的政策福利,实现家门口就医,“小病、轻病”不出村。

  从福全村到双华镇卫生院大约6公里,路陡弯多,需要20分钟左右的摩托车车程。对很多人来说可能是再正常不过的距离,但对于陈伟参来说,这6公里、20分钟,却显得颇为漫长和艰难。

  54岁的陈伟参是双华镇福全村的五保户,双目失明、右上肢残疾,并患有脑血栓、腰间盘突出等疾病,身体上的不适让他需要频频就医。

  “我眼睛看不见,每一次去镇上看病,都得麻烦我哥带我去,他有自己的工作,我总是耽误他。”一说起去镇卫生院看病,陈伟参就犯愁,费时费钱不说,时刻需要他人帮忙的无助感是他最难受的。

  双华镇卫生院门诊部门较多,活动空间较大,即使每个月陈伟参多次到镇卫生院看病,但再一次来到,对他来说依然是陌生的。看诊、拿药、打针,每一个环节都需要他人陪同。“我不敢乱走,只能在座位上等着。现在不一样了,在村里看病也能报销了,看的病开的药都是一模一样的,村卫生站离我家不到两百米,我自己拄着棍子,几分钟就能走过来看病,再也不用麻烦家人了!”陈伟参高兴地说道。

  从6公里到200米,缩短的不仅是村民就医的路程,缩短的更是许多困难群体享受医疗关怀的距离。

  在陈伟参近日就医的医疗费支付单上显示,医疗费总额60.35元,在享受城乡居民医保普通门诊报销和医疗救助后,个人仅需支付2.02元。这张票据,正展现了双华镇村民在村卫生站就医的新场景。

  福全村卫生站村医陈兵宜告诉记者,生病能扛就扛,不能扛再去看医生,曾是当地很多群众的选择。但自从“镇村一体化”试点实行后,村民们的自我防护意识提高了,门诊就医人数也相比以前增加不少,“在家门口就能看好病,又能享受医保报销,以前舍不得看病的村民现在也愿意来了!”陈兵宜说。

  五华县城乡医保普通门诊“镇村一体化”试点工作以双华镇卫生院为中心,以双华镇镇域18间村级卫生站为延伸点开展。试点工作开展两个多月以来,至11月4日,就诊人数达7874人次,总医疗费用共40.09万元,统筹支付金额为21.20万元,10月份的就诊人数较9月份上涨51.8%。

  走进双华镇矮畲村卫生站,红色的宣传单张抢先映入眼帘,有关试点报销规定的单张悬挂在墙边,村民可自行取阅。卫生站的村医陈钢宜正在用电脑登录广东省基层医疗卫生信息系统查阅病人资料,通过系统,可以迅速查看病人历来的就诊病例、医疗费用支付单等资料,里面详细记录了每一次诊断的时间、药品、收费。

  “以前村医没有写病历、开处方的习惯,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医疗安全隐患。”五华县医保局局长郑遂方说。目前,双华镇每个村卫生站都配备了电脑、打印机、网络等硬件设施设备,均使用广东省基层医疗卫生信息系统来开具门诊电子处方,使用电脑打印门诊收费票据,实现了看病有登记、用药有处方、购销有台账、收费有票据、支付有凭证、医保管理有档案。

  在推动“镇村一体化”全覆盖的过程中,五华县医保局要求双华镇各村卫生站内需张贴《五华医保惠民有新举措》的宣传单张、宣传标语,在村边乡道悬挂横幅,同时还结合村通广播播放试点政策等方式,做好“镇村一体化”政策入户宣传全覆盖工作。目前共制作了专题宣传片2期,发放宣传资料1万多份,挂20多条横幅,张贴宣传标语100多条,使广大群众切实享受政策红利。

  基层卫生服务工作直接面对群众,是满足人民健康需求的第一道防线,而大部分村医存在缺乏培训教育,没有医保服务经验,不懂使用电脑等设备的情况。为了进一步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全面推进一体化管理模式,县医保局和双华镇卫生院积极组织村医对医保结算系统、结算方式、医保政策等进行培训,让基层百姓少花钱、少跑路、治好病,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的医疗卫生服务。

微信图片_20201119091951.jpg微信图片_20201119091824.jpg


      来源:掌上梅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