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东省自然资源厅上线广东“民声热线”节目,倾听群众呼声,积极回应群众关切。省自然资源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李俊祥,一级巡视员张英奇、二级巡视员王功慧及国土空间修复处和执法监督处主要负责同志参加了此次直播上线。
节目现场,李俊祥在“我为群众办实事”访谈环节,简要介绍了不动产登记这一项关乎群众切身利益的业务的开展情况。
  
  据介绍,近年来,省自然资源厅坚持改革创新,按照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限和提升群众满意度的要求,通过“九办一随时”努力践行“我为群众办实事”。2020年,实现了全省不动产交易、缴税、登记“一窗受理”,登记时间比法定时间压减90%以上。
李俊祥表示,省自然资源厅将持续聚焦不动产登记中存在的难点、堵点问题,进一步推动不动产登记改革创新。
在民声调查和民声问答环节,现场领导、观众、评议团及媒体团观看了暗访片。省自然资源厅对暗访片中的违规占用基本农田、复垦复绿处理不到位以及连线群众反映的政府征地未合理补偿等问题进行详细讲解,对工作中所存在的工作作风、业务能力等问题进行了正面回应,对特邀评议嘉宾提出的相关疑问也给予了明确答复,并表示将依法依规处理相关问题,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
其中,针对非法占用基本农田、复垦复绿处理不到位等问题,省自然资源厅表示将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决制止违法违规占用耕地及永久基本农田等各类耕地“非农化”问题。
直播结束时,李俊祥表示将持续跟进“民声热线”反映的问题,立足职责,推进问题解决,确保“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并一如既往以资源惠民利民推进一批与自然资源领域相关的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解决,努力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以下为直播实录
    我们将聚焦群众反映集中的共性需求和存在的普遍性问题;聚焦发展亟待解决的痛点难点问题;聚焦长期未能解决的民生历史遗留问题,和省直机关一起,努力把好事办实,把实事办好。 今天来到节目现场的是广东省自然资源厅。本期节目我们将关注违规占用基本农田、政府征地未合理补偿等问题。    【民声对话】   主持人:回应民声,从对话开始。有请省自然资源厅副厅长李俊祥走进民声对话。   主持人:李厅,这是民声对话的第一期。我们特别想了解省自然资源厅的职能,一说起自然资源,我们脑海里会想到很多绿水青山的画面。这项工作是不是压力特别大?   李俊祥:是的,我们面临最大的压力是如何实现自然资源高水平保护、高效率利用这个问题。这个问题主要由“三个客观形势”和“三个现实问题”所决定。   主持人:“三个客观形势”是什么?   李俊祥:三个客观形势,一是“两山”发展理念提出了新挑战,要求自然资源部门在实践上找到“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转换路径。二是新发展格局提出了新挑战,三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提出了新挑战。   主持人:“三个现实问题”是什么?     李俊祥:一是我省人均自然资源较少与自然资源需求量相矛盾。二是政府管理“越位”与“缺位”并存。三是资源利用水平与高质量发展不相适应。   主持人:咱们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李俊祥:我们今年提出了争创自然资源高水平保护、高效率利用示范省,目的是着力建立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管理、空间规划与用途管制、生态保护修复三大制度体系,大力提升耕地保护、资源开发利用、海洋资源开发利用、保障发展和基础支撑五大能力,实现资源水平保护更大提高,资源开发利用效率再上新台阶。   主持人:今天的访谈主题是“我为群众办实事”。如果说到去年,咱们自然资源厅为群众办一件实事的,您最想说哪一件?   李俊祥:如果说涉及面最广,事关千家万户,直接关系到我们每个老百姓切身利益的,应该说是不动产登记工作。作为老百姓最重要的资产,房子很需要得到保护。依法保护产权和合法交易是一项重要工作。   主持人:我们的工作效率相比法定时间压减了90%以上,这个非常惊人,咱们怎么做到的?   李俊祥:我们省的不动产登记总量位居全国首位,我们每年登记的工作量超过1千万宗。如何做到高效率、方便群众办事?我们始终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不懈大力改革创新,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间、提效率,大力提高群众满意度,应该说增效提速的效果非常显著。具体工作归纳起来可以归纳为“九办一随时”。   “九办”,一是全力推进不动产登记压缩时间,实现“快速办”,我们的登记时间已经压减了90%;二是全面深化不动产登记“一窗受理”,实现“一窗办”;三是全面落实“互联网+不动产登记”,实现“网上办”,足不逾户就可以办;四是全面推进“不动产登记+金融服务”,实现“一次办”,我们把这个服务延伸到近3000个银行网点;五是全面推进“不动产登记+民生服务”,实现“一起办”,跟生活有关的水、电、气、网络、电视可以在办理不动产登记的时候同时申请,不用多处跑;六是全面推行不动产登记电子化,实现“一码通办”;七是全面深化登记证明材料共享服务,实现“免证办”;八是探索开展不动产登记智能审核,实现“马上办”;九是大力推进不动产登记跨区申办,实现“跨域办”。   “一随时”,则是指持续推进登记数据整合服务共享,实现“随时查”。   【民声调查】   主持人:暗访调查,直播问政。首先来关注基本农田保护的话题,一起看记者暗访。 (播放视频)   主持人:看完了第一条暗访片,李厅,海鸥岛是属于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管辖,咱们联线一下广州局?   李俊祥:好,联线一下广州局。   主持人:我们请导播把信号接到广州局。刚才我们暗访片涉及到海鸥岛1800亩原先规划的永久耕地,现在是大面积地种植了绿萝,这个行为您觉得是否是违法的?   广州局:主持人,您好。短片里面反映的占用永久基本农田种植苗圃的问题,这个事实是存在的。按照现在基本农田种植管理的要求,确实不可以种树苗这样一些植物。但是这个形成是有一个历史原因的。因为按照当时国家关于耕地保护的政策,由耕地调整为其他农用地的,还是可以按照耕地管理的。这个规定范围主要指1997-2010年期间的情况,我们广州市基本农田的保护任务也比较大,划入永久基本农田耕地数量不足,因此对一些连片度高的、农业生产条件好的可调整地类,划入永久基本农田,在当时是符合要求的。这是一个基本情况。 第二个,农民种植收益有一个选择性,他们普遍会选择附加值高的种植。因为收入问题,他们对种粮选择较少。特别是广州这样一些地方,他们喜欢种一些瓜果,收入较高。   主持人:根据咱们国家实行的基本农田保护制度,我们专门查了关于永久基本农田的保护,耕地是不得占用的,占用这个行为是否是违法的?   广州局:我刚才解释的是农业结构已经调整的,后来划进了永久基本农田,不是划了以后又调的,是原来国家允许有农业结构调整的。原来种粮、种菜,由于农业结构调整,起了一个新名字“可调整的农用地”,当时在划基本农田的时候是允许划入的。按照现在国家新的规定、新的要求,这个基本农田要以种粮为主。对于这样一个情况,接下来,我们要把它列入整改的范围。 我们广州市现在也在做这么几件事:一是坚决贯彻中央要求,坚决遏制“非农化”的行为,采取长牙齿的硬措施,通过卫星卫片无人机和实地巡查的方式进行制止。二是我们现在联合农业部门大力开展地块种粮结构的调整事项。   主持人:广州局对于违法现象,接下来是怎么处理的?   广州局:我们准备根据最新一次土地调查,根据第三次国土调查的结果重新划定耕地保护的一些范围。这项工作,国家正在制定有关政策,会重新下达一些保护范围和数量要求,我们会坚决按照新的地类和国家要求落实。   主持人:下面,我们请自然资源厅相关的厅领导对短片中出现的几个问题回应一下。第一,对于海鸥岛大面积违法占用永久基本农田这种行为如何处理?   李俊祥:这个问题请我们厅二级巡视员王功慧同志进行回应。   王功慧:根据短片反映的情况以及广州局同志汇报的情况看,海鸥岛这个地块的确属于划定的永久基本农田,二是它存在将永久基本农田“非粮化”的问题。这个做法的确不符合国家有关的法律决定和政策要求。接下来我们会要求广州局要切实制定整改计划,抓紧进行整改。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土地是我们国家的基本国策,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高度重视耕地保护工作,多次强调要像保护大熊猫一样保护耕地。近些年,我们省在耕地保护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切实加强耕地保护相关工作。但不可否认的是,的确存在部分地方、部分地块存在未经批准“非农化”、“非粮化”的问题。   主持人:依照法律如何处理?   王功慧:对于“非农化”的问题,特别是未经批准的违法用地行为,坚决依法予以打击。对于占用永久基本农田“非粮化”的问题,刚才广州局的同志也介绍了,属于农业生产结构调整。这样的调整也不符合国家的有关政策。我们接下来会配合农业部门积极做好调整,引导广大农民将基本农田的土地用于种植粮食作物。   主持人:我们广州局讲到的农用地进行了调整,但是我们的记者在网上查找大量信息,都没有查找到政府部门规划调整后对外发布的信息。如此大的农用地调整,按照正常的程序需要对外发布信息,需要有一定的法律依据。我们来听一下评论员法制广东研究中心宋儒亮教授对这件事情的看法。   宋儒亮:我看了视频,也听了两位机关领导的回应。这个方面,我觉得咱们自然资源厅的回应是非常明确的,所以我觉得法律上没有什么问题。如果要变更、要谁批准、找谁去变更,这么大面积的一件事,这个批准的机关、批准的程序是要非常严谨的。《土地管理法》《基本农田保护条例》对此有非常明确的规定。 我针对刚才的回应补一个观点。他讲的是时间是90年代,我们的《土地管理法》1999年1月1日实施了,我们《基本农田保护条例》也是1999年1月1日实施。实际上,这个法律已经很早就有了。在这个地方,有几个重要信息。一是对土地实行用途管制;二是我们实行最严、最重的处罚;三是对农用地的保护,刚才厅领导讲了像保护大熊猫一样实行特殊保护,1999年1月1日开始实施的法律,这一块没有兑现,法制上这是一个短板。结合相关法律,我谈两个问题:一是行政处罚和刑事责任之间的衔接问题要处理好,这是一件很大的事情。二是这个地以前种绿萝,回到耕地、水稻,复耕、水稻的工作也比较大。刚才说到老百姓愿意做,怎么办?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当前安全和发展问题。安全和发展对农民来讲,哪一个经济作物收成好,就种哪一个,每个人都可以理解。我觉得作为执法部门,也要理解农民的诉求。广东作为全国最大省,要保证安全。经过疫情让我们知道重大风险的可怕,如果有一天广东没有粮的时候,我们怎么办。   主持人:宋教授,我们的记者在海鸥岛还有另外一个发现,我们一起来看它的第二条暗访片。 (播放视频)   主持人:我们看到两条暗访片都存在一个问题。不管是我们的农民把它用来做农家乐还是进行了非法侵占用来种植绿萝等其他苗木,它其实都是占用了我们的永久耕地。我们政府部门在里面角色不清晰,对于农家乐是拆除,但是对于绿萝的种植选择了默许,这里面是不是存在选择性执法的问题?   宋儒亮:这个的确是我们讲的执法不公。这比我们前面讲的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可能更让老百姓、行政相对人感到生气。这确实是一个选择性执法的问题。   主持人:我们请广东省自然资源厅最后对我们的暗访片进行一个回应。   张英奇:谢谢主持人。刚才看了这两个暗访片,一是前面说的“非农化”,耕地保护要严格,另外国家实行用途管制,按规划对土地的各种用途进行管制。具体来说,就是耕地数量不能减少,质量不能降低,另外擅自改变用途要纠正。对一些撂荒的要复耕复种,从前面的暗访片来看,耕地的“非农化”主要是把耕地搞成建设用地,包括农家乐,还有“非农化”把耕地变成果园、树苗等,这些都不符合刚才讲的耕地保护和用途管制。 接下来,刚才也说了,这是一个执法的问题,不管是“非农化”还是“非粮化”,都要严格执法。不管是政府的还是老百姓的,都要严格执法,比如建设用地破坏基本农田5亩以上就要追究刑事责任,一般耕地的基本农田以外10亩以上也要追究刑事责任,下来请广州局还要正视这些问题,组织调查,涉及到能改的,包括一些“非粮化”问题要及时整改,要拆除就拆除,该没收就没收。从长远来说,非粮化的问题可能还要征求政府各个部门的共同意见,形成合力,对农业的生产特别是种粮方面要进行扶持,让农民进行农业生产、粮食生产有利可图。   主持人:好的,谢谢张厅,希望我们本着对法律的敬畏以及对政府公信力的维护跟踪关注这些问题。 下面,我们继续来看记者的调查。   主持人:没有经过任何修复的尾矿地,如何在上面种植成活。93%的复活率是不是只存在于工作总结里?李厅,您对于基层的这种问题怎么看?   李俊祥:这个问题,应该说反映了这个地方的官僚主义、形式主义还是比较严重。另外,像他所说的成活率,从反映情况来看,有涉嫌弄虚作假的行为。   主持人:对于基层的官僚作风和形式主义,您有没有一个解决方案?   李俊祥:应该说从这两个短片的情况来看,这两个地方的自然资源部门领导和有关工作人员在履职尽责上是不到位的,具体来看,心中老百姓的观念是不够浓、不够深。第二方面,整个工作的作风不扎实,工作的时候没有实事求是、依法依规进行职责履行、落实整改。第三个方面,工作的跟踪监督责任、履职到位只是浮于表面,没有实现整改的目的和效果,整个跟踪监督落实的责任不到位。   主持人:对于这样一种工作作风,我们是否有破解的方法?我们听一下评论员南方日报丁建庭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李俊祥:请我们苏琛贸处长作回应。   主持人:我们验收最后有什么程序?谁对最终的结果负责?   苏琛贸:谢谢主持人。生产建设活动损毁的土地,按照谁损毁谁负责的原则,由生产建设单位或者个人负责复垦。按照完成复垦以后,是要向当地申请验收,由自然资源厅汇总农业、林业等部门统计,这个验收按要求是要邀请有关专家进行现场的踏勘、查验复垦后的土地是否符合相关标注、相关要求。   主持人:这个工作总结已经写好了,93%的复活率。   苏琛贸:认真听了,他说“现场93%”,里面有三个问题,一是后期管控跟不上,现场看到的93%,但是接下来有没有跟踪,是不是成活?过了一个雨季以后,还有没有?   主持人:经不起时间的检验,最终谁负责?   苏琛贸:由验收的相关单位进行后期管护,因为验收了以后,要移交给相关部门进行管护。这是第一个。第二个问题,我们刚才看到英德还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科学修复的问题。我们丁建庭老师也讲到这个问题是基层业务方面,修复不是种树就可以了,里面有两个问题没有解决,一是土壤问题,原来是矿厂,没有解决土壤问题就不能存活。二是种了以后能否长久存活。   主持人:案例的存在说明我们后续的评估、跟踪没有跟上。   苏琛贸:对,这是跟踪不到位。我们也会派专家跟他们一起研究如何真正实现科学修复,让树苗真正地长到位、长长久久,真正变成绿水青山。   主持人:我们自然资源厅对下面工作的完成是否有跟踪?我们对汇报的结果是否有一套完整体系的长时间跟踪?   苏琛贸:现在是这样的,我们修复在做的两大方面,一是临时用地,二是矿山。我们开展“双随机、一公开”的检查,每年检查是否落实到位。接下来,我们也会利用卫星影像图斑,定期对原来已经恢复的一些图斑地块进行监测,看看有没有变化?这是一项新工作,我们努力做好。   主持人:谢谢苏处,希望我们能调动更多科技手段解决民生关注的这些难点问题。   【民声问答】   主持人:接下来,屏幕上有5个问题,请自然资源厅领导选一个问题进行回答。   李俊祥:第3个问题。   主持人:好。播放问题。 (播放视频)   主持人:李厅,29年前征的,现在征地补贴款和青苗补贴款是否已经给农民?   李俊祥:这个问题,我们联线一下惠州市自然资源局。   主持人:请联线当地的自然资源局。请问这个征地补贴款和青苗补贴款发到群众手中了吗?    惠州局:已经给了。   主持人:补了多少钱?每个农民都已经拿到了自己应该拿到的征地补贴款和青苗补贴款?   惠州局:对。   主持人:补贴到每个人手中吗?   惠州局:对。   主持人:李厅,下一个问题。   李俊祥:2号题。   (播放视频)   主持人:李厅,群众所提的问题,程序是不是反了?   李俊祥:不能说是反了。他不太理解不动产证可以是纯地的,也可以是地跟房、地跟林,这个时候不一定要建筑许可证、规划许可证,这点他理解上有点偏差。这是第一个。   主持人:这需要查实当地的情况进行定夺。   李俊祥:对,年代这么长。是否是真实的情况,这个事实是否如此?就这个事情,征地有协议,政府有批准行为,补偿款应该给,那是不是给了?是不是给到群众手里?因为90年代的时候,不一定完全到群众手了,可能先到村里面了。这是历史背景。   主持人:农民说自己没有拿到征地补贴款和青苗补贴款,还有类似的情况吗?   李俊祥:湛江雷州和惠州的事情,我们厅接下来还会跟踪具体情况。如果反映的情况属实,我们会督促惠州和湛江落实解决这个问题。   主持人:谢谢李厅。最后一个问题。     李俊祥:第5号。 (播放视频)   主持人:自然资源厅对建坟毁林的情况,接下来怎么做?   李俊祥:请执法处的周小壮处长回答。   周小壮:群众反映的问题主要涉及群众间的矛盾问题。这位群众也曾经通过信访的途径反映过这个问题,我们了解到当地的自然资源、林业部门都介入过,如果涉及到非法使用林地或者毁坏林地达到立案条件的,我们将督促自然资源依法依规立案查处,如果是没有达到立案条件的,我们将督促指导自然资源部门解释纠正村民的违法违规行为,积极协调,做好群众的矛盾化解工作。谢谢。   主持人:谢谢周处。   主持人:今天所有“民声问答”反映的问题,无论是否被抽中现场回答,我们都将转交给省自然资源厅跟进处理。请李俊祥厅长对本次节目进行小结。      李俊祥:非常感谢民声热线节目组为我厅提供了一个倾听民生的机会和展现部门形象的平台。今天我们听到了一些群众真实的呼声、真实的诉求。对大家反映的问题,我们将切实落实责任,立足职责,倒排时间,责任到人,推进问题的解决,确保“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同时也非常感谢各位民声评议员、媒体观察员和广大观众朋友们对我省自然资源工作的关注和监督。 接下来,我们将一如既往,以资源惠民利民,推进一批自然资源领域相关的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进一步解决,用我们的实际行动践行“我为群众办实事”,也希望通过这个实际行动努力提升广大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非常感谢大家!   主持人:对自然资源厅跟踪的民生实事问题,我们媒体也会继续跟踪和关注。广东省自然资源厅上线广东“民声热线”节目进行到这里,全部结束了。非常感谢我们上线的厅局单位,也感谢我们的媒体观察团和特约评议团嘉宾。 【来源:广东自然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