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线嘉宾:
梅州市自然资源局党组书记、局长 郭惠华
梅州市自然资源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李信
梅州市自然资源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钟奕苑

行风评议员:

主持人:当前,我市正全力推进“百千万工程”,加快建设苏区融湾先行区,请问郭局,近年来,自然资源领域在助力梅州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主要做了哪些工作?
梅州市自然资源局党组书记、局长 郭惠华:近年来,我市自然资源系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和省自然资源厅的具体指导下,为梅州苏区融湾入海、推进“百千万工程”提供了坚强的自然资源保障。下面,我就几个主要方面作个汇报。
一是坚持规划引领。市、县两级国土空间规划获批,构建了融湾入海空间发展新格局。蕉岭、丰顺、五华入选了“粤美县城”优秀规划设计案例。我市在全省首创制定《村庄规划工作指引》,形成镇村干部用得上的管理版规划和群众看得懂的村民规划手册。正在规划建设广东省城产融合发展示范区,打造“一个城市客厅、三个城市门户、多个产业发展组团”,通过产业聚人,提升中心城区辐射带动能力。
二是精准要素保障。新增城镇开发边界5万亩用于实体经济。三年来,批复用地2.86万亩,争取国家和省用地指标1.87万亩,70%以上用于产业用地;整治存量土地和低效工业用地7.22万亩,挣得用地指标3.91万亩,自力更生破解了“有项目无用地”的困局。当前我市用地指标和储备土地等可充分保障各类项目需求。
三是守牢底线红线。我市耕地保护和生态修复形势持续向好。“田长制”有序推进,耕地总量连续两年净增加,在省考中排名前列。修复生态空间116万亩,治理历史矿山1.5万亩,四望嶂项目入选国家、省典型案例。在采矿山100%建成绿色矿山,大中型矿山比例达54%,提前完成“十四五”50%的目标。
四是全力改革攻坚。深化农村“三块地”改革,2023年10月我市在省内率先出台《梅州市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实施意见》等“1+3+N”政策,探索推出了地票制、类共有产权制、“确权确股不确地”等改革举措。启动建设用地整理5万亩,完成耕地规模化流转50万亩,新增耕地2.8万亩。新铺镇入选全国典型案例,蕉岭、平远、五华分获省级考核一、二档奖励。近期还有江苏、四川、内蒙古、陕西、广西等地来梅考察交流。
五是提升服务质量。全面落实行政审批“两个100%”,业务办理从15-30天压缩为1-3天的有87项。项目用地审批从平均96天压缩到36天,并通过“容缺受理”“告知承诺制”等方式提供全流程“绿色通道”服务。2024年4月至今,已化解近十年来的历史遗留“办证难”1.47万户。“网签即预告”入选省优化营商环境先进案例等。
近年来,全市自然资源系统实干为上,奋勇争先,各项工作都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但也仍有进步的空间。恳请大家继续鼓励、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