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千万群众干“百千万工程”】村里大小事 村民齐参与!五华县依靠百千万群众干“百千万工程”
时间:2024-05-08 来源:县文明办 浏览次数:-
字号:

  大有可为之地,积蓄事在人为之力。五华县的发展思路沿着“百千万工程”工作大道,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群众满不满意”,把高质量发展转化为众众之责,人人之慧,切实调动全县干部群众的积极性和参与性,助力“百千万工程”落地见效。从干部干、群众看,到干群合力干、群众主动干,五华县形成百千万群众干“百千万工程”的浓厚氛围。 

  走进龙村镇湖中村,梅菜种植基地、制衣车间、电子元件组装车间、源湖亲子乐园、绿源金柚产业园等产业种类丰富,乡村产业如火如荼地发展。在湖中村制衣车间,缝纫机作业的声音此起彼伏,工人们正在工位上忙着赶制服装。制衣车间采取“计件”方式按劳发放薪酬,员工可随时调整工作时间,实现“家门口”灵活就业、多方增收。

  

  而在村庄另一角,湖中村还利用当地旅游景观、特色美食等资源优势,引进乡贤投资约600万元打造集农业观光、水上游玩、休闲度假、特色餐厅于一体的源湖亲子乐园,有力带旺了乡村第三产业的发展。

  “一枝独秀不是春,大家富才是真的好。通过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百千万工程’,让村里的基础设施更完善,产业更兴旺,老百姓更幸福。”这是湖中村党总支书记何俊霞的坚定决心和美好愿景。

  

  去年底,广东省委改革办组织对外发布全省20个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典型案例,五华县探索“产业村长”模式带动农户创业就业增收案例被评为“激发经管团队活力”典型,是梅州唯一入选的案例。

  五华县泰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江象任是郭田镇第一批“产业村长”。在五华县泰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茶叶种植基地,记者看到,产业村长江象任正带着七、八名采茶工穿梭在一垄垄翠绿的茶树间,一双双巧手在绿叶间上下舞动,将采摘好的嫩芽放到篮子里,山间地头处处洋溢着收获春茶的喜悦。在基地的加工车间里,采摘下来的新鲜嫩叶,在江象任手里经过摊青、杀青、揉捻、炒茶等工序后,成为了一捧捧散发着醇厚清香的绿茶。目前,全县聘请的237人次“产业村长”,累计带动3000多农户就业,促进茶叶、柚子、水稻等本地特色产业发展,着力破解全县农村产业基础薄弱、村集体经济底子薄弱以及农民收入增长乏力等情况。当前,五华县各镇村坚持以群众路线实施推进“百千万工程”,动员广大乡贤、村民成为“百千万工程”的见证者、参与者与受益者,有效地将乡贤、村民力量转化为进一步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基础动能。今年春节,周江镇峎头村的村民们过得更加开心了,因为村里的主干道重新修建,出行回家更加顺畅了。据了解,峎头村村道自1996年实现硬底化改造至今已有28年之久,多年以来村民们生活出行、来回穿梭,部分路面变得年久失修、坑洼不平,通行十分不便。为有效解决群众出行“最后一公里”问题,峎头村党支部多次入户走访,了解周边村民“诉求”,与村内党员、村民代表就做好道路改善升级工作进行动员协调,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迫切表达对村道整改的“愿望”。

  

  经过长久的努力,如今的峎头村焕然一新,从高空俯瞰,崭新的柏油路平坦通畅、整洁漂亮,串联起家家户户。行走在村道上,车辆驶过,往日的颠簸和尘土飞扬都消失不见,对出行环境的改善,当地村民感慨万千。

  接下来,五华县将继续以“头号工程”力度抓紧抓实“百千万工程”,围绕县域发展、城镇提能、乡村振兴、城乡融合等重点任务,建机制、树典型,强保障、聚合力,锚定“进位”目标,推进强县促镇带村,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向着更高水平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