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法治思想】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问答(第三十八期)
时间:2025-02-19 来源:法治南郑 浏览次数:-
字号:

  编者按:

  为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不断引向深入,中央宣传部、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办公室组织编写了《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问答》(以下简称《问答》)。《问答》紧跟全面依法治国实践发展步伐,聚焦理论热点难点,回应社会关注关切,以问答体的形式全面系统、深入浅出阐述了习近平法治思想的重大意义、科学体系、核心要义、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问答》共分7个板块,59个问题,内容丰富,形式多颖,图文并茂、通俗易懂,是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的重要辅导读物。

  图片




  五、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

  ——关于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任务


  38、如何理解深化司法体制改革?


  2015年1月28日,最高人民法院第一巡回法庭在广东省深圳市挂牌成立。此后,最高人民法院第二至第六巡回法庭相继成立。最高人民法院6个巡回法庭布局的完成,实现了审判机关重心下移、就地化解纠纷、方便当事人诉讼的设立初衷,被人们亲切称为设在百姓身边的“最高人民法院”。设立巡回法庭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推进司法体制改革的重要举措之一,对于维护司法权威、促进司法公正具有重要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提出要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所有司法机关都要紧紧围绕这个目标来改进工作,重点解决影响司法公正和制约司法能力的深层次问题。”公正司法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我国司法制度是党领导人民在长期实践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总体上与我国国情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是适应的。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司法质量、效率和公信力持续提升,但也要清醒地认识到,由于多种因素影响,司法活动中还存在一些司法不公、司法腐败以及金钱案、权力案、人情案等问题。这些问题如果不抓紧解决,就会严重影响全面依法治国进程,严重影响社会公平正义。追根溯源,司法不公的深层次原因在于司法体制不完善、司法职权配置和权力运行机制不科学、人权司法保障制度不健全。必须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这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党中央对司法体制改革高度重视,紧紧围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紧紧围绕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抓紧落实有关改革举措,取得了重要进展。司法体制改革必须为了人民、依靠人民、造福人民。司法体制改革成效如何,说一千道一万,要由人民来评判,归根到底要看司法公信力是不是提高了。要广泛听取人民群众意见,深入了解一线司法实际情况、了解人民群众到底在期待什么,把解决了多少问题、人民群众对问题解决的满意度作为评判改革成效的标准。准确把握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同司法工作发展的关系,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切的公共安全、权益保障、公平公正等问题,织密扎牢民生司法保障网,做到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应。推进司法体制改革,是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走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司法体制改革必须同我国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保持我们自己的特色和优势。我们推进司法体制改革,是为了我国法治事业更好发展,而不是为了迎合某些人的掌声和喝彩,更不能拿西方的理论、观点来套在自己身上。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保证,坚持党的领导是我国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的根本特征和政治优势。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完善司法管理体制和司法权力运行机制,必须始终坚持在党的统一领导下进行,坚持司法体制改革的正确政治方向,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实现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要坚持以提高司法公信力为根本尺度,坚持符合国情和遵循司法规律相结合,按照权责统一、权力制约、公开公正、尊重程序的要求,从确保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健全司法权力运行机制、完善人权司法保障制度三个方面,健全公安机关、检察机关、审判机关、司法行政机关各司其职、相互配合、相互制约的体制机制,着力解决影响司法公正、制约司法能力的深层次问题,努力提升司法的质量、效率、公信力,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司法责任制综合配套改革是司法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事关司法公正高效权威。要抓住司法责任制这个“牛鼻子”,加快构建权责一致的司法权运行新机制,真正“让审理者裁判、由裁判者负责”。凡是进入法官、检察官员额的,要在司法一线办案,对案件质量终身负责。要优化司法机关职权配置,构建各尽其职、配合有力、制约有效的工作体系。要推进司法机关内设机构改革,优化职能配置、机构设置、人员编制,让运行更加顺畅高效。要建立符合职业特点的司法人员管理制度,完善司法人员分类管理制度,建立法官、检察官、人民警察专业职务序列及工资制度,增强司法人员的职业荣誉感和使命感,做到“以至公无私之心,行正大光明之事”。要构建开放、动态、透明、便民的阳光司法机制,让公平正义的阳光照进人民心田,让老百姓看到实实在在的改革成效。理国要道,在于公平正直。公正是司法的灵魂和生命。司法机关应当切实担负起维护公平正义的神圣职责,牢牢坚持司法为民、公正司法,严肃认真对待每一起案件,坚决防止和依法纠正冤假错案,努力让每一起案件都经得起历史检验,提升司法公信力、维护司法权威,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筑起一道让党中央放心、让人民满意的公平正义牢固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