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污水治理是增进民生福祉的一项重要举措。近年来,五华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以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攻坚项目为突破口,通过积极统筹人力物力、上门争取群众支持、采取“一村一策”治理等方式,因地制宜、提质加速推进镇村生活污水治理,切实让污水变“活水”,乡村焕“新颜”,绘就宜居宜业生态画卷,为“百千万工程”持续注入新动能。截至目前,五华全县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90%以上。

在龙村镇樟华村新华片,一方被不锈钢围栏规整圈起的场地格外引人注目,这就是刚建成投用的新华2号一体化设施污水处理站点。走进站点,400平方米的场地内看不到传统处理设施的杂乱痕迹,翠绿色草坪覆顶的区域下,藏着日处理40吨污水的一体化核心设备,作为地下净化系统“透气窗”的8个带黄色边框的圆形井盖整齐排列,周围还有序分布着太阳能智能灯杆、智能控制柜、肥水取用点等,最外围的生态沟渠里水生净化植物美人蕉随着秋风微微摇曳,整个站点以“草坪覆顶+智能集成”的模样嵌在青山绿水间。
【中国二十二冶五华污水治理项目南部片区现场负责人 郑恭杰:新华2号站点项目配套污水收集管网1542米,服务常住住户110户,人口662人,站点周边具备适宜的环境消纳能力,站点采用黑灰水混合联户农业生产利用模式,村民生活污水经过站点一体化设施处理后,尾水用于农田、菜地、林地、草地浇灌。】
新华2号站点作为项目示范站点,不仅为整个项目立起了可复制的模板标杆,更在治理污水的同时结合新农村建设特点,同步完善了村道硬化、雨水沟盖板铺设,新建了樟华小学家长接送休息平台,实现了治污与改善村容村貌、便利群众生活的有机融合。
【中国二十二冶五华污水治理项目南部片区现场负责人 郑恭杰:该站点的建成作为实体样板,在周边镇村形成良好的宣传效果,更能通过示范引领打消群众顾虑,激发治理积极性,为后续全域农村污水治理项目的快速推进提供有力支持。】
走进如今的龙村镇樟华村,村庄道路干净整洁、河道水沟清水潺潺,自从每个村民的家里接通污水管网后,以前村里污水横流的脏乱差现象已成为历史。村支书何现活告诉记者,樟华村共设置有两个污水处理站点,每天可处理生活污水达55吨。
【村民 何现钦:没有这些污水处理设施之前,污水流得到处都是,还经常能够闻到臭味这些,苍蝇、蚊子也比较多。污水处理之后,环境相对变好了,我们群众也比较满意。】
【樟华村党总支书记、主任 何现活:我们通过村民代表参与监督管理,建立了“村级主体+专业指导”相结合的管理模式。对我们村后续促进乡村旅游发展、提升人居环境水平、创造产业发展机遇等方面都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龙村镇樟华村的变化,是五华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攻坚行动不断惠及广大人民群众的一个生动例子。据悉,五华县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攻坚项目分两期实行,项目总投资约8亿元,一期项目自2024年下半年开始施工建设,完成292个自然村治理任务;二期项目自2025年上半年开始施工建设,586个自然村治理任务目前整体完工率达80%以上,预计今年11月底基本完成,正全面推进中。
【中国二十二冶五华污水治理项目常务副经理 刘楚轩:自2025年2月开工建设以来,共安排30个专业队伍共计200余人,投入30余台(套)设备进行各项工程的施工作业。目前已完成施工站点的建设与投用,所有站点同步进入稳定运营阶段,每日处理总量达2600余吨,惠及群众达2万3千余名,有效缓解了区域内处理压力。】
值得一提的是,五华县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攻坚项目推进的首要目标,主要是为了改善人民群众生活环境,还原广大乡村地区环境优美、山青水绿场景,为后续产业发展、长远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此外,五华按照因地制宜、有效治理的原则,在原有治理基础上,重点推行符合广大农村地区的资源化利用治理模式,实现资源有效利用、污水有效处理。
【中国二十二冶五华污水治理项目常务副经理 刘楚轩:伴随着项目深入推进,多重成效逐步释放:治理范围从核心区域快速向周边延伸,覆盖面继续扩大;“政府主导+多元参与”“集中+分散”等治理模式日渐成熟,适配不同场景需求;区域水质提升、环境改善,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初步显现,同时项目统筹、运维监管等体制机制也已初步建立。】
据统计,近年来五华全县已累计完成约1650个自然村污水治理任务,全县污水治理率达90%以上,惠及群众约30余万人。预计今年年底治理项目将全面建成,到时全县农村地区污水基本消除,治理率达95%以上。
【中国二十二冶五华污水治理项目常务副经理 刘楚轩:下一步,我们项目部将聚焦镇村治污短板,通过优化站点布局、新增建设点位等举措,进一步织密生态保护网,助力城乡环境协同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