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走进五华 > 生态旅游 > 旅游宣传
惊叹!五华竟然藏着一条400多年前的古驿道
时间:2020-06-04 来源:五华新闻 浏览次数:-
字号:

  在五华境内,有一条古道由来已久,那被深深浅浅的脚印打磨光滑的粗粝石板,在岁月的缝隙中揉成一段段历史,恍若隔世,这便是,已有四百多年历史的大眉山古驿道,一起跟随记者的脚步去掀开古驿道尘封的岁月:

  【现场记者:大家好,记者现在所在的位置位于岐岭、双头与龙川的交界处,大眉山古驿道,究竟这里都流传着那些古老神秘的传说呢,跟着记者的镜头一起去探秘吧!】

  古驿道又称驿路、官道,是中国古代陆地交通主通道,主要用于传递文书、输送物资、人员往来的大道。同时也属于重要的军事设施之一,主要用于传输军用物资、粮草物资、军令军情、国家重要文书,也是重要的邮驿通道。大眉山古驿道始建于明朝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是全县30铺之一,原长十公里,由岐岭街口铺筑至黄狗峎,现存约五公里,该古道于2018年底入选广东15处南粤古驿道重大发现。

  【现场记者:记者大概走了十五分钟之后 来到了这边的钦差歇息处 据说这里是之前钦差路过的歇脚处 让我们也一起来当一回钦差大臣吧】

  行在古驿道上,微凉的山风轻抚脸庞,厚厚的枯叶铺在长满青苔的石阶上被踩的沙沙作响,光斑在林间跳跃,若影若现,呼吸着清新的空气,让人感受到前所未有的恬静与美好。鸟鸣山更幽,穿梭在林间,迈出的每一个步子都是轻盈的。

  【现场记者:大家可以看到记者手上的帽子和长袖 是装备齐全的 原本我到了山脚下的时候以为会非常的热 但是上来这里之后发现 这边树木非常的多 而且树叶与树叶之间形成了遮天蔽日的样子 真的是非常的凉快 一点都不闷热 所以我这一身装备也只能当作防蚊虫的来使用了】

  夹道数百步,便有几棵百年古杨梅树,它们见证了古道的风雨浮沉,像是一位老者,期盼着行人的到来,对你倾诉过往的一段衷肠。

  【 皇华村村民 黄月先:以前这里可能都是外面做生意的那些人带进来种的 种到成片成片都是杨梅了 这些按照老者传下来就有一百多年了  你看这树干树头这么大】

  踏入五华与龙川交界地,便能看到一块“两县官员交接圣旨处”标识。

  钦差和圣旨在此处出现究竟是所为何事?和驿道又有什么关系呢?县志的一段记载,解开了这些疑问,据《【民国】五华县志》记载:银矿产岐岭玳瑁山,清初开采后,为乡民控告,禁止开采。康熙间,奉旨封禁。

  大眉山银矿或许存在,但含量微乎其微,甚至可以忽略不计,更或是纯属奸人捏造,为叛乱寻找借口。由此造成私挖滥采,民不聊生,此间被勒令禁止开采,但效果甚微。康熙年间,朝廷正式下令颁布圣旨封禁大眉山,长乐、龙川两县县令经大眉山古驿道迎接钦差并交接圣旨。

  如今,虽然目前还没有形成新的景观,但古驿道蕴含的文化价值远远超越旅游本身,岐岭镇政府正积极保护和活化利用古驿道沿线的历史文化遗产,让越来越多的民众了解古驿道,走进古驿道。

  经历风雨的变迁,繁华落幕,如今,这段古驿道沉淀浓厚的历史印记,踏上石板路感觉自己像一个岁月的拾荒者,一边行走,一边捡拾古道的沧桑碎片,领略,感受,追寻,一并尽在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