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走进五华 > 生态旅游 > 名优产品
五华长乐烧酒
时间:2021-01-20 来源:综合自互联网 浏览次数:-
字号:

五华长乐烧酒

  五华长乐烧酒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产地五华岐岭,在2009年中国酿酒工业协会组织的全国白酒(米酒型)质量检评会上,梅州市选送的中国优质酒五华长乐烧分别以内在质量和包装质量获得总分第一的好成绩。广东省酒类行业协会流通分会会长桑田在研讨会上指出,长乐烧这次获得总分第一的好成绩,意味着长乐烧已由“客家人最好的酒”一举跃升为“广东人最好的酒”。

  长乐烧酒制作工艺发轫于晋,成熟于明,纯青于今,得名于公元1071年宋朝长乐县之设置,迄今已有逾千年历史。明代五华(旧称长乐)各乡已普遍采用糙米焖饭、小曲发酵、小盆蒸馏的技术酿制烧酒,但在众多的烧酒品种中,仍数岐岭长乐烧最为著名,据清道光二十五年《长乐县志》记载︰县属出产烧酒甚多,长乐烧著称,岐岭为最佳。

  在岐岭太平山区独特的生态环境条件下长期积淀而成的长乐烧酒制作工艺,包括浸米、焖饭、摊凉、落种、拌匀、落瓮、转碗、接水、翻醅、封醅、发酵、蒸馏、窖藏、勾调等,每道工序缺一不可,而且制酒过程中选用优质稻米为原料、采用自制特种饼曲为糖化发酵剂、汲取粤东名山玳瑁山穿石而出之甘泉精制而成,酿出的长乐烧酒因“蜜香幽雅、醇厚绵柔、舒适引口、回味怡畅、醉不上头”的独特风格而名闻遐迩,早在明代万历年间,就有“一滴沾唇满口香,三杯入腹浑身泰”之誉,近代亦有“南粤佳酿”美称,在广东省和港澳地区以及东南亚享有盛名。

  2011年04月30日,被梅州市人民政府列入梅州市第三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13年11月22日,长乐烧酒制作工艺被广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广东省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编号VIII—50)。

  长乐烧酒属于米香型白酒,具有“蜜香幽雅、醇厚绵柔、舒适引口、回味怡畅、醉不上头”的独特风格,其制作技艺历史悠久,明朝时长乐等地已普遍采用糙米焖饭、小曲发酵、小盆蒸馏的技术酿制烧酒,众多的烧酒品种数岐岭长乐烧最为著名。明代万历年间,就有“一滴沾唇满口香,三杯入腹浑身泰”之誉。清道光《长乐县志》载︰县属出产烧酒甚多,长乐烧著称,岐岭为最佳。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岐岭酒业更加兴旺,不足百间店铺的街上就有“祥隆老号”、“祥隆正记”、“广益”、“裕春”等30多间酒店和10多间酿酒小作坊。

  长乐烧酒以优质稻米为原料,特制小曲为糖化发酵剂、生香剂,配以粤东名山玳瑁山穿石而出的甘泉水,经过木桶蒸饭、摊凉拌种、固态培菌糖化、液态发酵、甑桶蒸馏、量质摘酒、陶缸贮存、精心勾调并灌装而成。长乐烧酒制作的基本流程有:选稻:新稻谷,糙米香,无蚀饱满作佳酿。制曲:选良种,精工琢,配伍神药酒添香。蒸饭:米蒸熟,饭摊凉,饭如珍珠白玉镶。糖化:曲入瓮,似红娘,牵阖淀粉转为糖。发酵:糖入液,甘泉水,混合发酵酒甘长。蒸馏:醪液纯,炆火蒸,汽液冷凝出琼浆。窖藏:新酿酒,入地缸,多年陈储馥郁香。勾调:老窖酒,配秘方,酒体协调味芬芳。

  长乐烧酒制作工艺一直沿用古老的生产方式︰粉碎驴推磨,制曲用脚踩,出窖抬大筐,降温扬大锨,用水人工挑,蒸酒烧土灶,测温手触摸,配料靠手握。长乐烧酒传统制作工艺世代相袭,酿造经验点滴积累,在历代酿酒傅承人的艰苦努力下,长乐烧酒已名扬四海,这种制酒工艺虽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却是我国制酒史上一份十分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长乐烧酒传统制作工艺世代相袭,酿造经验点滴积累。在历代酿酒傅承人的艰苦努力下,长乐烧酒已名扬四海,如“长乐烧酒”于1979年被评国家轻工部评为“国家优质酒”;1984年荣获“轻工业部酒类质量大赛部优质酒”称号;1988年荣获“首届中国食品博览会金奖”;2000年6月被评为“中国知名白酒信誉品牌”;2001年5月认定为“中国名优食品”;2007年“长乐牌”商标被认定为广东省著名商标;2008年,长乐烧被授予“广东米香型白酒生产基地龙头企业”;2011年,长乐烧更荣膺“中国客家米香型白酒生产基地龙头企业”称号;2012年,长乐烧被评为“广东十大名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