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5日,广东聚铁堂贸易有限公司创始人杨锡堂怀着无比崇敬和激动的心情迈入五华县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大会堂,担负起政协委员的新角色和为民代言履职议政的神圣使命,开启了他人生旅程中最为光荣和崇高荣誉的政协委员履职之路。会议期间,杨锡堂向大会提交了他人生中的第一件政协委员提案——《关于解决五华县河东镇第二小学周边交通安全隐患的专项提案》,提案建议得到了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在接受大会记者访谈时,面对镜头前家乡150多万父老乡亲,杨锡堂深情地说“作为一名新政协委员,我十分珍惜政协委员的荣誉,会在政协大家庭中虚心学习,努力提升履职能力,认真履行好政协委员职责,积极作、尽职尽责……”
2025年4月15日上午,在五华县政协“种植故土广场绿,情系桑梓万木春”绿美五华主题活动启动仪式上,杨锡堂在中共五华县委书记钟秀堂手中接过了沉甸甸的捐赠证书……
“我感恩我的父亲。父辈身上秉承的五华人勤俭朴素和吃苦耐劳以及对家乡的热爱深深地影响了我的成长。”
面对记者,杨锡堂满怀深情地回忆起记忆中父亲对自己的教育和培养。
杨锡堂告诉记者,自己的家乡是广东省五华县河东镇联岭村。由于家乡地处边远,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山里的经济发展滞后,加上山多地少、土地贫瘠,直至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村里人的生活仍然饱受贫穷困扰。他的父亲杨公伟新是位客家人典型的“五华阿哥”:憨厚、本分,勤劳俭朴、热爱故乡。父亲曾担任村里村支副书记,县人大代表,他在任上一心为民,为带领村民脱贫致富鞠躬尽瘁,倾尽了毕生的心力。父亲对人生的价值与追求讲不出太多的大道理,但却处处表现出普通劳动者和共产党人广阔的心胸和一身正气的美好本质,用最简朴的语言,最合适身体力行,最深远的言传身教影响教育孩子们要踏踏实实做人做事,用客家人以“诚” 处世、以“善”为人的优良品德影响杨锡堂的成长。
1999年,杨锡堂初中毕业后考入梅州市交通技工学校,他牢记父亲的教诲和嘱托,耳边常常会响起父亲教诲,暗下决心不虚度时光,好好读书,多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出来后在工作实践中才能好好工作。的确如此,他是全校学习最刻苦认真、成绩比较优秀的一个,学校图书馆、阅览室、实验室、校园的路灯下,同学们总能看到他熟悉的身影。
不仅如此,杨锡堂在学校还担任校学生会的生活部部长,积极参加学生会的各项活动,这些活动开拓了视野,增长了才干,培养锻炼了他敏锐的思维和分析、解决问题和组织领导能力,为他以后的实践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001年,杨锡堂从学校出来走上了广州增城新塘钢材市场华记钢材的工作岗位。
在华记钢材,他从协助采购和跟车干起,工作部门遍及公司采购、销售、财务等各部门。无论在那个部门,他都把它当作磨练自己工作能力、增长才干的机会,工作认真负责,不怕苦不怕累,而且为了更好地掌握实践技术不耻下问,经常虚心向前辈请教实践经验知识,领导无一不对他的好学上进精神赞赏有加,称赞他是有前途的好小伙!因为他在学校掌握的扎实的理论知识和先天的聪明智慧,加上他的虚心和刻苦,很快便熟悉掌握了钢材经营业务知识和娴熟的操作经验,成了公司业务骨干。
机遇总是属于实干进取的人。从学校出来在钢材行业深耕磨砺了十多年已积聚了丰富的钢材经营管理经验和市场人脉、志存高远的杨锡堂开始筹谋自己创业的目标和规划。
他坚信凭自己的聪明才智和思维胆识,只要自己敢于拼搏进取、有清晰的奋斗目标,通过自己不懈和努力奋斗就一定能实现。别人能做到的,自己也一定能做到!创业,自己也能当老板!
2013年3月,在华记钢材磨砺了12年的杨锡堂放弃高达30万元高年薪的职位,离开华记钢材自立门户,在顺德乐从成立公司。
随着业务市场的迅速拓展,2017年,杨锡堂注资1000万元在顺德乐从钢铁世界成立广东聚铁堂贸易有限公司。
自公司创立以来,凭着自身的聪明才智和胆识,更重要的是在钢材行业近二十多年的深耕细作积累下来丰富的经营管理经验及市场人脉,在杨锡堂的带领下,广东聚铁堂贸易有限公司经过多年的发展,公司各项业务蒸蒸日上,以卓越的产品、一流的服务,优秀的专业营销管理团队和专业优良的服务赢得了巨大的市场和业务客户,广东聚铁堂贸易有限公司的业务获得大踏步的稳步发展,业务涵盖整个华南地区乃至辐射其他国内外市场,杨锡堂的事业获得了丰硕的成果。
2023年12月,杨锡堂投入近1200万元全资购置乐从钢铁世界总部大厦2幢8楼1459平方的办公楼作为广东聚铁堂贸易有限公司总部办公楼。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这是杨锡堂一直推崇并坚持践行的一句箴言。
凭着对人生价值锲而不舍、自强不息和顽强拼搏的精神,杨锡堂以其耿直诚信和依法经营在钢材行业闯出一条独特的成功之路。但他从不因此沾沾自喜,而是对社会常怀感恩之心。
杨锡堂一直牢记父亲“以善为人、以诚处世”的教诲,步入社会后,凡是力所能及的事,他都尽全力去做,他说每参加一次公益活动、每帮助一次需要帮助的人,自己内心总是感到无比的快乐,因此,他总是热心于社会公益和扶贫济困事业,拿他的话来说就是“送人玫瑰,手有余香”。尤为让人感动的一件事是十多年前,在他刚从学校出来在华记钢材当员工月薪才3000多元的时候,母校平南中心小学的校长在教师节前偶然提起教师节学校老师慰问活动的事情,他毫不犹豫拿出自己一个月的全部收入给学校27位老师每人发放100元慰问金,余下的300元让校长买了鱼肉疏菜做成丰盛而朴实的饭菜与27位老师共同欢度节日。从此开始,每逢节日,他的内心都记挂着母校,尽心尽力为母校做好事办实事,并以父亲的名誉为母校平南中心小学和平南中学捐建教室,他的仁风义举在村里成为佳话广为传颂。
在三年疫情期间,杨锡堂带领公司员工一起参与到由581名钢铁世界商家组成的志愿者服务队“点滴爱”,积极投身抗疫防疫斗争,为抗疫防疫斗争最后胜利作出了卓越贡献,得到了当地政府领导的高度赞赏。
2024年11月,杨锡堂携手103社会各界人士在梅州五华开展爱心徒步之旅,观看香港明星足球队、品尝五华美食及一系刘列社会公益捐助活动,助力梅州“百千万工程”,为家乡的乡村振兴和高质量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不仅如此,在工作繁忙之余,杨锡堂还连续7年担任岑松江夫人外国语学校义工队长,带领义工队开展“爱苗护苗”活动,他的爱心让学校领导和学生家以长感动有加。
据不完全统计,十多年来,杨锡堂先后为社会各项公益事业捐助善款己超过50万元。
杨锡堂不仅是位企业家,更是位政协委员。
对“政协委员”的称号,有人仅认为是种荣誉,但杨锡堂更多认为政协委员不仅仅是一种荣誉,更多的是一种责任。他说:“我们需要一种责任——将政协事业当作自己的事业,了解民众期盼、洞悉百姓诉求、反映群众呼声、为人民的利益鼓与呼。”
面对荣誉和责任,杨锡堂淡化的是前者,强调的是后者。对责任,杨锡堂有自己朴素的理解:责任是对国家和社会的一种付出和关爱
杨锡堂认为当政协委员就要自觉地履行职责,积极建言谋策,努力当好政府和民众的“桥梁和纽带”角色,上传下达,为百姓说实话办实事,积极参政议政,善于提出真知灼见,力所能及地为国家分忧,为社会进步尽力。
杨锡堂以饱满的政治热情和高度负责的精神,履行着一名政协委员的光荣职责,在他的字典里,“政协委员”这四个字只有一种注解——责任与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