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地形、地貌】 五华地质较复杂,主要有侵入岩、喷出岩、砂质岩、石灰岩、花岗岩等五大类岩石构成山地、丘陵、盆地等三大地貌类型。全县山地占49.1%,丘陵占41.3%,河谷冲积平原占5.4%,盆地占4.2%。
盆地 西南东三面群峰矗立,地势逐渐由西南向东北倾斜。地形分为西部山地盆地区(北起玳瑁山,南至南琴江,西自白云嶂、七目嶂,东止马凹,包括潭下、长布、周江、华阳、横陂西部和岐岭、华城、转水的南部,横陂、安流的西部,龙村、梅林的北部);东南山地丘陵区(梅江河谷平原以南,琴江谷地以东,包括棉洋、双华、郭田和龙村、梅林、安流、河东的一部分);北部丘陵区(梅江和五华河谷地北部,包括岐岭和华城、转水、水寨的一部分)和中部河谷平原区(包括琴江、五华河沿岸狭长的河谷地带,和梅江五华县境河谷平原。琴江河谷平原南起梅林北部,北至河东河口,包括梅林、安流、横陂、河东、水寨大坝的一部分;五华河谷地西起蓝关,东止水寨大坝,包括岐岭、华城、转水、水寨大坝的沿河两岸;在琴江和五华河汇合处,是面积较大的水寨平原)。
山脉 境内山脉多属东北至西南走向,主要有莲花山脉、西部山峰和北部低山组成。全县有海拔千米以上的山峰31座,其中最高山峰为县西部的七目嶂(1318米)。
河流 县内河流属韩江流域琴江水系,集雨面积在10平方公里以上大小河流98条。主要河流有琴江河(古名右别溪),集雨面积2871平方公里,五华河(古曰兴宁江、县前河),集雨面积1832平方公里。两河在水寨河口相汇,东流出境经兴宁、梅县,至大埔三河坝汇合,注入韩江。
【气候、物候】 五华地处粤东丘陵地带,北回归线横跨县境南端,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雨水丰富,夏秋温热多雨,冬季较短,开春较早,日照时间长,光能充足,农作物生长期长,一年三熟,四季宜耕。主要气象灾害有洪涝、干旱、低温霜冻、寒露风、倒春寒等。
【水土资源】 五华县地下水全靠降雨下渗积存而成,地下水常年为5.29亿立方米。过境年径流量13.03亿立方米。每平方公里土地水资源量为80.5万立方米,每亩耕地占有水量5212.54立方米。全县可利用水量为8.67亿立方米,其中蓄水2.68亿立方米、引水5.39亿立方米、提水0.6亿立方米。需水量5.22亿立方米,其中农业需水4.56亿立方米,工业需水0.02亿立方米,人、畜、生活需水0.64亿立方米。水力资源丰富,理论蕴藏量13.81万千瓦,可开发量9.94万千瓦。
【矿产资源】 五华矿物资源品种多。境内有各类金属矿物34种,其中含有色金属12种(钨、锡、铋、钼、铜、铅、锌、铝、钴、钛、锰、铁),贵重金属2种(金、银),稀有金属20种(镧、铈、镨、钕、钐、铕、钇、钆、铽、镝、钬、铒、铥、镱、镥、钽、铌、铍、锆、铷);还有非金属矿物19种(石灰石、重晶石、萤石、水晶石、独居石、电气石、钾长石、云母、石墨、耐火石、石英石、玻璃石、方解石、蛭石、石棉、瓷土、稀土、煤、大理石),矿点97处。其中钨矿、钼矿达国家标准一级一类;萤石矿属世界一级品;钾长石储量和质量均居全省首位;瓷土含铝多,含铁少,储量大,质量上乘,其中尤以郭田、河东油田为最;油田矿泉水单日井涌量1662.68吨,其游离二氧化碳、偏硅酸、锶和锂含量以及矿化度均达国家《饮用天然矿泉水》(GB8537-87)标准;全县温泉有4处,开发利用3处,其中转水维龙汤湖热矿泥,经专家鉴定含有人体所需的60多种微量元素,被誉为“天下第一奇”。
【动植物资源】 五华动植物种类繁多。境内有各种兽类20多种,禽类100多种,两栖爬行类50多种,各种植物1000多种。珍稀动物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云豹、蟒蛇、五爪金龙、黄腹角雉、白颈长尾雉、鹰和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穿山甲、小灵猫、大灵猫、白鹇(省鸟)等。珍贵树种有泡桐、水松、穗花杉、油椤树、落羽杉、观光木、刺桫椤、吊皮椎、山桐子、将军树、三尖杉、南方红豆杉、粘木、红椿、伯乐树、野龙眼等,其中有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桫椤,分布在省级自然保护区七目嶂区内粗石坑,群落面积较大,数量可观,有大小近百棵,其中一株高9.1米,冠幅近20多平方米,誉称“桫椤王”。优良树种主要有杉树(面积1.02万公顷,蓄积量28.92万立方米)、湿地松(面积0.65万亩,蓄积量22.42万立方米)。果树主要有妃子笑、黑叶、桂味、糯米糍品种荔枝,茶亭岗沙田柚,大田果合柿,双华板栗,棉洋桃驳果、全和杨桃、转水水晶柚、中兴冬蜜梨等。野生药材颇丰,有255个品种,经专家学者鉴定有237种,其中列为国家重点普查的143种,药用价值较高的129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