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县检察院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牢牢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司法理念,积极构建“检察服务中心+案件公开听证+国家司法救助”多元矛盾化解机制,以检察之力化解群众急难愁盼、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服务中心“前岗哨”,耐心细致解矛盾
“您好,这里是五华县人民检察院12309检察服务中心,请问需要办理什么业务?”在一声声亲切的交流声中,12309检察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开始了忙碌的一天。工作人员耐心接听群众来电、热心接待群众来访、细心回复网上来信等,结合法律法规和检察机关职责进行充分释法说理,给出专业解答。12309检察服务中心充分发挥联系群众的“纽带”作用,健全完善“信、访、网、电”多元一体、高效便捷的检察信访服务平台,做细做实群众来访来信工作,让群众“请放心、放宽心、促顺心”。今年以来共接收群众来电、来访、来信、网络咨询等367件,均在七日内告知“已收到、谁在办”、三个月内答复办理结果或进展,做到群众有所呼,检察有所应,件件有回复,事事有着落。
12309检察服务中心全面实行首次信访院领导包案,高位协调、前沿指挥、亲自办理重点信访案件。今年以来,院领导接待来访群众46次78人,检察长包案办理首次信访案件8件。“您反映的情况我们已经通过调查了解清楚,请您放心,一定会依法办理、公平公正。”在接访室里,检察长通过当面接访,抓住信访人反映问题的症结所在、原因所在,找准切入点和突破点,推动信访矛盾有效化解。
检察听证“定心丸”,公开处理化难题
“作为人大代表,在一次次的公开听证中,检察机关聚焦案件的重点难点,主动把办案过程“晒”给大众,对有争议的问题进行充分讨论,让我充分感受到检察机关主动接受人民监督的力度,为检察听证工作点赞!”一位市人大代表如是说。
“感谢检察院给我们挽回亲情的机会,我们兄弟之间现在和好了,心里的疙瘩也消除了。”在一次听证会结束后,涉案当事人对检察官这样说道。
该院坚持“应听证尽听证”原则,聘请来自社会各界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专业人士等42人作为听证员,定期邀请参加听证,不断提升听证效果。今年以来,组织召开公开听证案件65件,其中检察长主持公开听证38次,听证员共195人次参加公开听证。积极探索“听证+调解”模式,根据案件实际情况,将调解程序前置,把“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的检察履职办案价值追求落实到具体工作中,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司法救助“一盏灯”,履职办案送温暖
“感谢党和政府,谢谢检察机关对我们困难群众的真情救助,这笔司法救助金可是解决了我们的燃眉之急啊……”近期,该院对2件涉未成年人司法救助案件进行宣告,并依法发放了国家司法救助金。
近年来,五该院持续深化国家司法救助工作,畅通司法救助与社会救助的衔接渠道,联合县教育局、县民政局、县残联、县妇联、团县委、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共七部门会签《关于建立完善国家司法救助与社会救助工作衔接机制的意见》,建立健全司法救助内外联动机制,汇聚司法救助工作合力。近三年来,共救助86人79.5万元,防止因案致贫返贫。围绕因交通肇事、故意伤害、涉未成年人、妇女和残疾人等特殊群体刑事案件导致生活困难、通过法律途径难以解决的情况纳入司法救助范围,做到“应救尽救”。同时,建立常态化跟踪回访机制,主动帮助救助对象走出困境,做好司法救助的“后半篇文章”。
下一步,该院将继续加大工作力度,进一步细化工作举措,做到化解矛盾纠纷“三步走”同向而行、协同发力,把人民群众的监督和支持转化为依法能动履职、实现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努力交出一份更满意的为民答卷。
(通讯员:何志容、李晓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