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定信心 立足优势 补齐短板
推动“百千万工程”取得更大成效
3月12日,县委常委会到岐岭、转水镇调研并召开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贯彻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认真落实省市县推进“百千万工程”现场会和高质量发展大会精神,按照县委十四届八次全会关于开展“百千万工程”建设工作现场会的工作安排,通过深入一线、现场办公的形式,进一步统一思想,明晰优势短板,明确工作重点,推动“百千万工程”取得新的更大成效。
县委书记钟秀堂主持会议并讲话,县委副书记、县长丘炀,县人大常委会主任钟光振,县政协主席詹庆东,县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宋学希,县委副书记钟远军参加会议。
会前,钟秀堂一行深入镇村一线,来到岐岭镇、转水镇等地,实地考察“百千万工程”典型镇村建设情况,与会人员通过实地考察,边走边看,认真学习“百千万工程”典型镇村建设等方面的好经验、好办法,进一步营造竞标争先、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
调研结束后,县委常委会召开会议,会议通报全县农房风貌提升和全县绿美五华生态建设谋划情况;听取岐岭镇、转水镇“百千万工程”工作情况汇报,与会人员作交流发言并提出意见建议。
会议强调,岐岭镇要充分挖掘和用好镇域的历史文化、特色产业基础,支持长乐烧酒厂等企业发展,探索“酒产业+”发展模式,做活酒文章,加快打造精品线路和美丽乡村建设。转水镇要增强镇域经济发展内生动力,立足“山水泥”丰富资源,探索“旅游+”产业发展,用好“积分制”等基层治理模式,实现“无信访村(社区)”目标。同时,岐岭、转水要对照文化旅游类指标抓紧补短板,打造成名副其实的文化旅游特色镇。
会议强调,要把产业发展摆在头等位置,结合产业基础和特色资源,做大县域经济“盘子”,重点培育智能制造、新型储能等主导产业,写好五华鱼生、五华菩米产业链文章,大力发展“足球+”“文旅+”“高铁+”等产业,加大项目谋划力度,各镇村要借助“以工代赈”政策契机持续查漏补缺、谋划项目,持续增强乡镇“造血”能力,激活镇域经济动能,发挥“产业村长”“乡村振兴共同富裕带头人”和强镇富村公司作用,促进富民增收。要把典型打造摆在优先位置,坚持县镇村一体发力,以美丽圩镇“七个一”建设为抓手,紧扣“1+4+7+9+N”“双十条”要求,明晰任务清单,集中资源加紧推进,重点推进“1+2+2”示范打造,积极争取与中铁广投等央企、建筑企业合作,做出亮点、见到成效,形成示范带动全县的效应。要把风貌提升摆在关键位置,常态化开展人居环境整治,深入推进“三清三拆三整治”,采取“躲、藏、绕”及落地等方式做好“三线”整治工作,继续把“六边”作为农房风貌提升和绿化美化的重点,精心设计、精细施工,实现“干干净净、整整齐齐、长长久久”的目标,确保以点连线、扩面连片整体提升。要把改革创新摆在突出位置,把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产业发展、乡村振兴、粮食安全、城乡融合等工作结合起来,破解土地空间不足和利用效能不高等问题;要耐心细致做好群众思想动员、政策宣传,坚持先急后缓、分类分期推进“一村一户”避险搬迁。要把绿美生态摆在重要位置,抢抓春季植树造林黄金时节,抓好环城、环镇、环村“第一重山”植绿补绿和“四旁”“五边”绿化,广泛发动群众在房前屋后种植经果林,探索形成“公司+基地+农户”模式,实现绿美效果和经济效益“双丰收”;要按照“绿量最多、绿质最好、效果最佳”的要求,高标准打造华城、安流、转水3条示范带;要加大宣传动员,广泛发动企业、乡贤、社会组织、行业协会、群众等力量,通过捐资捐树、投工投劳等方式参与绿美五华生态建设。
会议强调,要对照省委巡视和省领导调研反馈的问题,加强督促整改。要跟紧年度考核工作,紧密结合实际,认真对照具体要求、完成时限,及早谋划推进,推动“百千万工程”取得新突破。要对照年度目标细化分解的任务,统筹抓好助企纾困、重点项目、招商引资、消费促进、春耕备耕和就业促进等工作,扎实做好安全生产、防汛备汛、防灾减灾、森林防灭火等工作,着力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确保社会大局稳定,全力夺取一季度“开门红”。
县人大常委会、县政府、县政协有关领导同志,各镇党委主要负责同志,县直有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等参加调研或列席会议。